刻中求写,查昇笔下的碑帖对话与时光共舞_琉璃厂画院

刻中求写,查昇笔下的碑帖对话与时光共舞

来源:琉璃厂画院 作者:琉璃厂画院 浏览次数:540

   在清代书法的浩瀚长卷中,查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书法造诣,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。他的书法,既有帖学的柔美与灵动,又有碑学的刚健与骨力,形成了一种“刻中求写”的独特意趣,让后世书家为之倾倒。

  查昇的书法启蒙于董其昌,这位明代书坛的巨擘,以其淡远意趣和秀美书风影响了无数书家。查昇深得董书之精髓,将其秀逸之风融入自己的书法之中。然而,他并未止步于此,而是进一步探索书法艺术的更深境界。长期侍值南书房的经历,使他得以遍览内府所藏历代法帖,尤其是对《集王圣教序》的深入研习,让他的书法发生了质的飞跃。

  《集王圣教序》作为唐代集字碑刻的典范,以其王羲之的真迹集字而成,保留了王书的神韵与法度。查昇在临摹过程中,既忠实于原碑的形神,又融入了个人书风与时代特征。他并未陷入对刀刻的机械模仿,而是注重“书写性”,通过笔势的连贯与墨色的虚实变化,打破刻帖的僵化感。例如,在《圣教序》中一些字的处理上,查昇以轻快的牵丝衔接笔画,使字间气脉贯通,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。

  查昇的“刻中求写”,是对传统书法的一次大胆创新。他以笔为刀,以墨为石,在宣纸之上刻划出碑刻的刚健与骨力,同时又保留了帖学的柔美与灵动。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,既得益于他对董其昌书风的吸收,又源于他对碑学深刻的理解。董书尚“淡”,查昇则在此基础上强化线条的骨力,起笔含蓄,收笔略作顿挫,既得董书之雅,又兼具北碑之劲。

  查昇的书法,是碑帖对话的结晶,是时光共舞的见证。他以自己的艺术实践,证明了碑学与帖学并非水火不容,而是可以相互融合、相互补充。他的书法,既有碑刻的刚健与骨力,又有帖学的柔美与灵动,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。这种魅力,不仅体现在他的临摹作品中,更体现在他的创作实践中,让后世书家为之倾倒,为之赞叹。

关于我们 | 系列媒体 | 版权声明 | 广告刊例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 | 订阅中心 | 网站地图 | 文章索引

中国琉璃厂画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12-2022 chllch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北京市琉璃厂东街97号珍雅阁
服务咨询QQ:3932566 投稿邮箱:3932566@qq.com 京ICP备14039618号-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