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山脚下,画笔与时光共舞;丝路古道,油彩与文明交融。4月7日,第三届新疆文化艺术节美术系列展览在新疆美术馆拉开帷幕,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这场文化盛宴,以"七彩铸同心,喜迎70周年"为主题,用艺术的笔触勾勒出新疆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壮美画卷。
作为艺术节的核心篇章,第五届新疆油画展汇聚136幅匠心之作,构筑起一场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盛宴。步入展厅,新疆艺术学院教师马勇的《新疆棉——沃野》如银色波涛扑面而来,画布上饱满的棉桃在光影中流转生辉。"我想通过农业丰收的视角,展现大美新疆的现代化进程。"这位中央美院博士历时两月创作的巨幅作品,既是对现代农业的礼赞,更是对"棉海雪原"这一新疆新地标的诗意诠释。
转角处,青年画家买尔旦·买买提的《提亲》以民俗美学直击人心。画面中,维吾尔族提亲队伍牵引的羊儿、聘礼上繁复的纹饰,在暖金色调中流淌出浓浓的烟火气。"这次创作让我更关注综合材料的运用,希望通过民俗题材展现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。"画家笔下的每个细节,都是对传统文化基因的当代转译。
展览不仅是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,更是一次对新疆油画发展脉络的深度梳理。新疆油画协会理事龙炎的《遇见新疆·民族乐器店》,以大巴扎的热闹场景为切口,通过乐器店这个文化符号,折射出文旅融合的时代新貌。"这次展览集结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代表作,从农业图景到工业建设,从民俗传承到文旅发展,构成了新疆社会变迁的立体镜像。"
新疆油画协会主席张雷震指出:"展览中青年艺术家占比显著提升,他们的创作视角更加多元,技法更加现代,展现出新疆美术界薪火相传的蓬勃生机。"正如展览中呈现的十四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,新疆油画正以"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"的创作导向,构建着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时代气息的美学体系。
自2003年首届展览启幕,新疆油画已走过二十载春秋。从老一辈艺术家开创的"新疆画风",到新生代画家探索的跨界表达,这条艺术长河始终奔涌在"文化润疆"的沃土上。正如展厅中一幅幅记录时代变迁的作品所昭示的:新疆油画不仅承载着记录者的使命,更肩负着传播者的担当——让每一抹油彩都成为讲述新疆故事的生动语言,让每一幅画作都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视觉纽带。
这场持续至月中的艺术盛会,不仅为新疆人民奉上文化大餐,更以油画为媒,向世界传递着"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"的文化强音。当观众驻足于《提亲》的民俗画卷前,当目光掠过《新疆棉》的银色浪潮,一幅幅跃动的色彩正在编织着新疆文化繁荣的新图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