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衣巷的梧桐叶簌簌飘落时,卞壸正在壁碑上题字。他的行书如寒梅立雪,每一笔都带着霜刃的锋芒。可当笔锋转至收笔处,却又化作云气氤氲,仿佛能听见兰亭溪水的流淌。
他的书法里住着两个灵魂:一个是朝堂上慷慨陈词的谏臣,一个是曲水流觞的文人。方笔如他弹劾权贵的奏章,斩钉截铁;圆笔似他夜读《庄子》的批注,空灵缥缈。这种刚柔并济,恰似东晋门阀政治下的士大夫,既要坚守礼法,又要追寻玄远。
西安碑林的残片上,依稀可见"玄礼双修"的笔意。他写"礼"字时,示字旁如青铜鼎立;写"玄"字时,宝盖头却化作水墨烟云。这种矛盾美学,让窦臬惊叹"卞璧无瑕"——原来最精纯的玉璧,恰是矛盾的对立统一。
苏峻之乱前夜,他焚香沐浴,在素绢上写下绝笔。笔势一改往日的沉雄,如孤雁掠过寒江。可当墨色将干未干之际,笔锋突然昂起,如剑出鞘的最后一鸣。这卷《绝笔帖》虽已湮灭,但那份将忠义化作笔意的风骨,却在碑林残片中永恒凝固。卞壸的书法从不是简单的笔墨游戏,而是用生命在纸面上刻下的精神图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