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色交响:王铎书画艺术中的涨墨法与视觉革命_琉璃厂画院

墨色交响:王铎书画艺术中的涨墨法与视觉革命

来源:琉璃厂画院 作者:琉璃厂画院 浏览次数:407

   崇祯十七年夏日,王铎在孟津老家挥毫《草书杜甫诗卷》。笔锋饱蘸浓墨,忽而涨如夏云,忽而枯若秋草。墨色在生宣上晕染开来,形成"墨团"与"飞白"的交响。这种"涨墨法"的运用,突破了传统书法对墨色控制的桎梏,开创了水墨交融的新境界。

  王铎的涨墨法源自对绘画技法的借鉴。他常以湿墨铺陈,如泼墨山水;又以枯笔勾勒,似铁线游丝。在《山水册页》中,山峦以涨墨积染,云雾以枯笔飞白,形成"墨分五色"的层次感。这种技法移植到书法,使线条兼具绘画的丰富性与书法的抽象性,开创了"书画同源"的新路径。

  涨墨法的视觉冲击力,在于其"意外之美"。王铎常故意在关键处泼墨,让墨迹在纸面自然渗化,形成不可复制的肌理效果。如《草书诗卷》中"龙"字,最后一笔涨墨如惊雷炸响,墨色由浓及淡,似神龙摆尾隐入云端。这种"失控中的控制",恰是明末艺术追求"天然真趣"的体现。

关于我们 | 系列媒体 | 版权声明 | 广告刊例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 | 订阅中心 | 网站地图 | 文章索引

中国琉璃厂画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12-2022 chllch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北京市琉璃厂东街97号珍雅阁
服务咨询QQ:3932566 投稿邮箱:3932566@qq.com 京ICP备14039618号-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