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与器的边界诉说超自然意识_琉璃厂画院

神与器的边界诉说超自然意识

来源:琉璃厂画院 作者:琉璃厂画院 浏览次数:497

  青铜器的意义远不止人类手工艺的巅峰,它常常是人类与“超自然”对话的尝试。蟠龙纹盘正是这一对话的具象表达,它不仅作为礼器参与宗教仪式,更作为“有神之器”介入人类精神世界。它模糊了人器、神物、现实与彼岸之间的界限,成为古人精神活动的一个场域。

  首先,是“器有灵性”的观念。蟠龙纹盘内的龙首昂起、姿态生动,几乎具备某种“拟人化”的情感表现力。这种形象在视觉上产生“神明注视”的感觉,使参与者感受到精神压力与宗教敬畏。这种心理机制,正是古人将神意灌注于器物的根源。

  其次,器物的对称性、纹饰节奏,形成一种催眠式的视觉氛围。在商代的宗教仪式中,巫师常借助器物营造神圣氛围,以达到“通灵”的状态。蟠龙纹盘本身的结构与装饰,很可能就是被设计为“仪式触媒”来帮助进入神秘状态,它既是神明显现的平台,也是巫者通灵的门户。

  再次,神纹与雷纹的层叠,构建出器物内外两个空间世界。盘内为“神域”,外圈为“人间”,雷纹为“边界”。这种空间设计实质上是古人对“天上人间”关系的视觉比喻,是宗教空间观的物质形态表达。器物不再是中性的容器,而成为超自然世界的入口。

  此外,青铜本身的材料属性也增强了器物的“异质性”。它沉重、冰冷、有金属反光,不像陶器那般温润亲切。这种“非人性”材质配合“神性图案”,使蟠龙纹盘本身具有一种“不可亲近”的神秘气质,让人肃然起敬。这正是古人借物通神、以器寄神的最佳媒介。

  所以,当我们凝视这件蟠龙纹盘,不是在看一件雕塑,而是在接触一件“有灵的实体”。它是古代思想、宗教、审美与宇宙观的集合,是神与器之间界限模糊的证物。它让我们意识到,在古人眼中,器物不仅属于世界,也属于神明。

关于我们 | 系列媒体 | 版权声明 | 广告刊例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 | 订阅中心 | 网站地图 | 文章索引

中国琉璃厂画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12-2022 chllch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北京市琉璃厂东街97号珍雅阁
服务咨询QQ:3932566 投稿邮箱:3932566@qq.com 京ICP备14039618号-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3号